當你看到「生命科學」四個字,你,聯想到什麼?
基因改造玉米?豬流感?保育動物瀕臨絕種?人體實驗?陶莉複製羊實驗?
我們再來談談「生態系」好了,試著回想一下,你上次看到生態系這三個字,是在國中或高中生物課本,或是動物園的解說牌?還是,Discovery頻道播的節目?
「生態系」彷彿是一個遙遠的名詞,我們對它的印象停留在特定場域當中,乍聽之下是生物學才看到的名詞,真要我們去定義生態系的意思,似乎有一定的困難度。
既 然聊到生態系的定義,那我們先來看看課本是怎麼定義它的:「生態系是生物和周遭環境所構成的複雜體系。生態系沒有一定的大小,小如一個小水灘,大至整個地 球,都可視為一個生態系。生態系包含生物與非生物因子的組成和結構、能量流動、營養循環三大部分。」(資料節錄於李培芬教授所著《台灣的生態系》)
其實人類也是生態系的一小部份,簡單來說,只是一種因素罷了,但文明(Civilization)的高度發展,掩蓋了我們身為生態系一分子的角色,卻讓我們反客為主,成為生態系的主宰角色。
Why Dancecology?
打破舞台的藩籬,將表演融合於環境當中,以這樣概念為主體的「環境劇場」已經在表演藝術界行之有年,以 澳洲舞蹈大師伊麗莎白‧陶曼女士的舞團「Mirramu creating arts center」為例,舞團團址座落於火山湖旁的農場,當地優美的景色融合舞蹈創作,並且讓舞者生活其中與自然共同生息。2006年,應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創 作所之邀,陶曼女士來台開設工作坊,與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分享她在Mirramu所落實之「Dance and Ecology」,結合舞蹈和生態共生的創作理念。此創新概念和所學從農藝領域轉到舞蹈創作的筱茵志同道合,開啟了彭筱茵對「舞蹈生態系」的思考。
不同於環境劇場僅止於打破舞台的限制,「舞蹈生態系」理念發起人,也就是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,認為這個概念亦可以身體力行,甚至是融合到舞蹈本身,更致力於將舞蹈的身體和植物生理產生連結,改變舞者跳舞的方式,嘗試使用自然律動來和身體對話。
於是,Dancecology正式誕生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